到园林山野写生搜集创作素材是本高研班教学的重点之一,导师带领学生到北京植物园,到河北盘山,到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同学们不但搜集了大量新鲜素材,而且逐渐掌握了从认识生活到艺术创作的转化过程,为保证创作的完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把握气氛、气势
课堂中的造型训练多是局部写生,组合训练也不过是两三种植物的组合,主要要求客观造型的精微正确,于微妙的不同变化中发现其特征,进行组合规律的探索。园林山野写生则更要求对整体气势和气氛的把握,在生活中进行高度提炼、概括和取舍,表现感觉、表达意象。
来到西双版纳密林,首先要对自然环境特点做深入体察和感悟,这里是热带雨林的典型林相,阔叶、藤类、蔓类、蕨类、气根、板根、寄生、互生植物组成一个神秘家园,这里苔封鲜绿、青藤如织,繁花如瀑,如何能把这美丽、神奇、壮阔的大自然生动地表现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按常规的画法画出来很容易像张山水画,如果一花一叶的具体描画,还和在教室里画一样,气氛感觉难以抓住。
面对复杂的花树和自然环境,开始是会遇到很多困难,习惯了眼睛紧盯着花、蕊、萼、蒂等具体形象,到把精力更集中到抓大势,大气氛、大感觉上来,平时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都要有所改变。难怪有些画家到了密林中感到无从下手,只好拍点照片回来。这次要求创作高研班的同学一定要闯过到生活里进行大景写生这一关,把感受和意象较为准确的记录下来。
在生活面前要求同学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从情感的再现出发,而不是只追求形感的再现。以自己的写生作品所唤起的情感能相似于实景所唤起的情感为准。不要拘泥于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线条来画,所描绘出来的线条不只是结构线,更不只是轮廓线,而是自然物和自己感情神遇之后自然流露出的规迹。
这些山野中的植物,势感都很强,要注意取势和布势。植物都有向阳性,抱体性,山野中的花木更有强烈的生命力,势和态是他重要的生命特征。枝、干、花、叶都要得势,势要统一,势不能乱,不能散,要在生活中发现势的走向,把势布好。生活中的势如何表现在画面上,全幅画要互有联系,一气贯注。不能杂乱无章法、松散无节奏、板实不灵动,充塞无活气。经常引导学生在画面上找出大开大合、左出右抱、起承转合等结构关系、强化势感。
势是有不同变化的,也会给画面带来不同的情感节奏。面对生活要从生活实际和创作的需要去造势。势也要有变化。一味通畅,又过于简单。势有壮势、弱势、有流畅,有迟滞,有起伏,有平叙,有抑扬顿挫,有节奏旋律,有往来顺逆,有隐现断续。因些对势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学会布各种势的能力。
一个花鸟画作者,如果缺少驾驭势的能力,就很难灵活调度画面。对势要能造、能引、能回、能破、能堵、能泻,做到这些才能掌握主动,表现生机创造气氛。
(二)平面布列求层次
画山水画特别强调空间距离,注意深远,但花鸟画不强调深远而是强调层次,面对复杂的花木写生时,要特别注意运用层次来处理画面,强调平面布列、层次掩映、层次衬托。
花鸟画以近景、中景为主,即是画背景也多是处理成一个层面。层次也不要太多,一般多用两层,一前一后,近取景,远取势。近处刻画形象,第二层衬托,画气氛、画气势。近处精细,背景简明。一实一虚,虚实相生,虚实相发。
再复杂的场景,也不要画许多层次,层次过多反而显得不明快,层次之间不要有近大远小很明显的透视效果。在西双版纳写生,既要保持热带雨林特有的茂密深远,又要保持花鸟画以近景中景为主的平面特点。我在画写生时经常采用在“夹缝里做文章”的办法,在大的图形上保持平面化,可以从局部深入密林花木及山石中的空间掏出层次,使画面感到丰富和深入,任伯年是最会用这种办法的,层层掩映。
(三)线条类化,规律化
在复杂的场景面前,初学者往往无所措手足,不知如何画好。首先要看到描写复杂场面的有利条件,那就是注重可选择性、可调动性、可组织性都大的物象。我们可以灵活移动位置,也可以移花接木,东拚西凑,修正和引用一些现场没有的东西,对组织画面有更大的自由性。第二要看到困难之所在是因为物质的复杂,不要被万千的枝叶所迷惑,要找出大结构,找出构成这一景物的几大部分的穿插、交搭的组织关系,只要大关系严谨有致,就不必怕乱。众多的花木和无法计算的枝叶等如何处理呢?我的经验是做适当的类化、集化和规律化。
类化,就是把笔法进行归纳和抽象,在一幅写生中有意把线条归纳为几类。由这几类线条来组织画面、注意这几类线条的和谐统一。经过类化、组织过的线条画出来的作品明快、清晰而且丰富。未类化的线条缺少变化,个性暖昧,不可能达到多样统一。黄宾虹先生曾经讲过『一幅画至少要有三种笔法组成』。花鸟画是特别讲究线条程式的,如果能从生活中直接提炼几种笔法,注意线条的类化,也是创造程式的开始吧!
集化,是指把同类线条在画面上集中调度使用,任伯年画藤萝时经常在一大片树干上不着一花一叶,花集中在一两处,成团成片,叶也很集中,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不多见的,但这样的艺术处理是必要的,如果完全按照生活的常规去画,往往技干花叶均匀的生长着,画面反而平淡无味。集化,是从整体上进行处理,有时为了艺术规律的需要,可能违背生活的局部真实也是难免的,集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突出特征而并非消弱特征。
规律化,是从杂乱中找出规律,找出秩序,创程式。其实植物界本身,无论是枝、叶,还是花,都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找出这些规律并强化它,会创造出新的程式。中国画家千百年来就是不断地从生活中发现规律而创造笔墨程式的,松龙鳞、柳斜擦,个字、介字,攒三聚五,夹叶、米点等,不都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吗?如果面对繁复的花木缺少找规律的规纳创造意识,画出来会又乱又杂,没有艺术美感。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